天气预报
Loading
Loading
Loading
Loading
Loading
Loading

大美婺源

当前位置:婺源旅游网 >> 大美婺源 >> 人文婺源
  • 婺源石城:赏枫打卡地成就“告白之城”

    11月11日,江西婺源石城景区举办“告白之城-千人告白”活动。现场千名游客将告白与祝福写在枫叶上,投入到一件装满沙漏的艺术品中,这件艺术品将永久封存在石城,这一千片枫叶上的告白也将永久封存。本次活动由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打糍粑

    婺源人遇上好事或喜事都有打糍粑的风俗,比如生日、高榜提名、红白喜事等都要打糍粑。糍粑虽然好吃,但它的制做过程很繁琐,我这里给大家介紹一下打糍粑的流程,给喜欢婺源风俗的朋友了解了解。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【生辰】

    婺源风俗,小孩出生后,女婿需向岳父母报喜。报喜礼品通常是:甜水酒(即糯米酒)一壶,鲜做麻果(用糯米饭舂成,又称麻糍)若干,活鸡一只。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串堂班

    婺源民间每有婚嫁寿诞等喜事,都会请串堂班在宴席间演奏,场面十分热闹。客人边吃喝边听奏乐,别有一番趣味。串堂班是一种民间音乐组织,成员一般六到八人,有的是以此为生的乐队,有的是农闲时临时邀集而成,如今基本上是后一种。串堂班有大锣、云锣、小锣、鼓、钹、唢呐、笛子、二胡、京胡、三弦等乐器。每人擅长二三种乐器,班主由文..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礼仪待客的习俗

    自古以来,婺源就是礼仪之邦,民风俭朴,讲究坐不争上,食不争多,行不争先的“三不”礼节;与人交往,诚售为上;与人交谈,书往往来,对人尊呼,对已谦称;入私塾学馆,尊师为父。对长辈按辈份称呼,平辈间称哥称嫂或直呼其名;对店主称老板、老板嫂(娘),对雇员、工匠称师傅;对有学识的人称先生;对老人称婆称公。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朱熹

    朱熹 ( 1130 — 1200 ) 字元晦,又字仲晦,号晦庵,别号紫阳,小名沈郎,小字季延,县城人。南宋著名哲学家、教育家。父朱松,宋政和八年进士,外任福建政和县尉。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在尤溪出生。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,次年春登进士,先后被授为左迪功郎、武学博士、朝奉郎、朝散郎。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詹天佑

    詹天佑( 1861—1919) 字眷成,庐坑人。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。于清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七日在广东省南海县出生 (曾祖父詹万榜经销茶叶落籍广东,父詹兴洪在南海务农)。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余懋衡

    余懋衡,字持国.号少原。懋源沱川理坑村人,少年好学苦读。明万历二十年(1592 年)中进士.初授江西永新知县。在任洁己爱民,复学宫,凿石梁,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。任满.徵拜江西道监察御史。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齐彦槐

    齐彦槐 ( 1774—1841) 字荫三,号梅麓,冲田人。清著名科学家、文学家。年少读书聪敏,下笔成章。嘉庆十三年考举人获第二名,次年中进士。历任翰林院庶吉士、江苏金匮县知县、苏州府同知、知府。

    了解更多>>
  • 江永

    江 永( 1681—1762) 字慎修,又字慎斋,江湾人。清著名经学家、音韵学家。少年读书过目成诵。生员出身,晚年入贡。生平致力经学、音韵学和理学,所注疏的《十三经》,对“三礼”(《礼记》中的周礼、仪礼、礼 记)精思博考,发现前人所未发现之处。

    了解更多>>